隨著人口老齡化與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從一種少見病變成了流行病。
特別是到40歲以後,100人中會有5~12易出現糖尿病,所以人到中年以後應特別留意。
台灣的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中老年病人,在最近這幾年有增加的趨勢,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導致飲食習慣的改變,大家吃的多、吃的好和體重增加的緣故。
一種普遍性的疾病,往往會讓我們忽略其危害性,對糖尿病來說更是如此。
絕大部分糖尿病目前還無法徹底根治。
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產生的原因有哪些?糖尿病的並發症有哪些?糖尿病和肥胖有什麼關係?糖尿病患者日常應該如何管理?
今天編編就給大家詳細整理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1、關於糖尿病的定義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組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利用障礙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
糖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病程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引起急性嚴重代謝紊亂。
糖尿病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截肢、失明、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關於糖尿病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四類: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2、糖尿病的成因
那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1型糖尿病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已經發現有50多個遺傳變異與1型糖尿病的遺傳易感性有關。 2型糖尿病的發生同樣與遺傳因素相關,目前已經發現400多個遺傳變異與2型糖尿病或高血糖發生的風險相關。
需要注意的是,遺傳背景只是賦予個體一定程度的疾病易感性,並不足以致病,一般是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多個基因異常的總體效用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二、環境因素:與1型糖尿病發生相關的環境因素不明,病毒感染可能是導致1型糖尿病的環境原因之一,包括風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薩奇病毒等,這些病毒可直接損傷胰島β細胞,並可啟動自身免疫反應進一步損傷胰島β細胞。一些化學毒物如滅鼠劑吡甲硝苯脲等,也可導致胰島β細胞的破壞,從而誘發1型糖尿病。
環境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發生中顯得尤其重要,具體包括年齡增長、現代生活方式、營養過剩、體力活動不足等等。導致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增高的最重要環境因素是,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社會環境。
三、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在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免疫系統對產生胰島素的胰島細胞發動攻擊,即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導致胰島β細胞損傷和消失並最終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或缺乏。
3、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被稱為“沉默的健康殺手”,糖尿病真正可怕的地方是併發症,糖尿病併發症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緩慢發生,最初可能毫無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不是早期。
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有:
眼睛方面的併發症
血糖長期升高可導致視網膜血管病變,引起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患者發生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病的機會也明顯增高。
足部方面的併發症
足部受傷後傷口難於癒合,會出現傷口感染和潰瘍(糖尿病足)。病情嚴重者會發生全身感染和骨髓炎等,治療效果差時會導致截肢。
心血管方面的併發症
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在糖尿病人群中發生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患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率較高、發病更早、病情進展較快。
腎臟方面的併發症
造成糖尿病腎病,最終可能引致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腎功能衰竭嚴重時需要依靠洗腎和腎臟移植來維持生命。
神經方面的併發症
最常見的是多發性神經炎,產生肢端感覺異常,感覺過敏、刺痛、灼熱感,是導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還可以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導致胃腸功能、生殖系統功能和心臟功能的紊亂。
感染方面的併發症
糖尿病容易並發各種細菌、真菌感染,如反復發作的腎盂腎炎、膀胱炎、癤、癰等皮膚化膿感染、足癬、體癬等真菌感染等。
4、糖尿病和肥胖的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許多醣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多為肥胖者。那是不是說肥胖者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答案是肯定的。 2019年《中國肥胖預防和控制藍皮書》中提出超重人群患上糖尿病的機率是普通人的2倍,肥胖人群患上糖尿病的機率則是普通人群的3倍。
肥胖症患者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和受體缺陷,體內多會存在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指人體內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由於胰島素的作用下降,因此機體會代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發揮降低血糖作用。
另外由於體型的肥胖,胰島素搬運血糖的工作量也加大。
普通人一餐5個單位胰島素能解決的事,到了胖子這裡可能必須10個單位胰島素才行。
因此由於胰島β細胞長時間超負荷功能,容易導致胰島功能受損,出現永久性高血糖,即發生2型糖尿病。
肥胖與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一體兩面,其共同發病的病理生理土壤是胰島素抵抗。
肥胖本身會導致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尿酸血症、雌激素分泌等症狀。
肥胖同時是糖尿病患者的人群,肥胖與糖尿病則會形成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加重人體糖代謝和脂代謝進一步紊亂,是誘發糖尿病並發症產生和加快其發展的危險因素。
5、合理控制體重—肥胖型糖尿病
大多數的慢性病都是生活方式病,糖尿病也不例外,特別是糖尿病同時伴有肥胖的人群,更是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著千絲萬縷關係。
那麼糖尿病同時伴有肥胖的人群,日常應該如何管理呢?
最重要的就是科學控制體重。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於2016年發表在《糖尿病護理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有40%的人通過攝入低熱量飲食使體重減輕了15公斤,並保持6個月不復胖,從而使糖尿病得到緩解。
透過減輕體重可以預防糖尿病,也可以改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合理控每日總能量飲食攝取、均衡分配各種營養物質、建立科學、有規律飲食來維持標準體重。
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視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
可以適量攝取魚、蝦、蛋、雞肉,補充優質蛋白。
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物、方便食品、速食等。
控制鹽和糖的攝取,每人每天的鹽攝取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相當於一啤酒瓶蓋。
每人每天的油攝取量推薦值為25~30克,建議選用山茶籽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玉米油等優質植物油。
6、科減系統科學減脂健康生活
科學健康減脂,生命說科減系統助力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
科減系統嚴格遵循醫生看病十步曲,透過認知干預、心態干預、營養干預和運動干預,四大干預方法為肥胖人群,定制全方位科學的減脂方案。
其中科減系統的聰明吃符合肥胖型糖尿病人群的飲食標準。
聰明吃調整飲食結構和飲食順序,每餐合理搭配優質主食、蛋白質、新鮮蔬果等,低脂、少油、少鹽,營養又健康。
每餐合理搭配粗糧和低升糖的食物,既能健康減脂,又能避免餐後血糖升高過快。
——以上是使用科學減脂系統學員的聰明吃午餐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單純靠日常飲食是很難全面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特別是對糖尿病人群來說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改善和修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補充營養元素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十分重要。
生命說科減特膳,堅持"調營理衛、醫食同源",萃取幾十種天然物質,全面補充人體每日所需七大營養元素,是為減脂人群和需要控制能量攝取人群而制定的特殊膳食。
科減特膳低熱量、低升糖、富營養、自然、安全、健康,能夠為糖尿病患者全方位提供營養補充,降低熱量攝取(每管僅有111大卡),實現科學減脂減重。
對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不管是科減系統減脂成功,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這種受益都是一生的。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改變自己、遠離糖尿病,就從現在開始!
詳情可至生命說的臉書官方粉絲團諮詢:
https://www.facebook.com/lifetalktw/(生命說科減-唯一認證帳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