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豬肉影響著無數人的飲食習慣和行為。
煎炸烹炒、爆烤燉煮,多種花樣多種做法,大大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欲。
並且豬肉價格相對較便宜,能滿足不同階層人群對於吃肉的慾望。
當然還有更根本的一點是:相對而言脂肪含量更為豐富的豬肉,在烹飪的過程中,隨著脂肪的溶解,肉香味更突出,所以不少喜歡吃豬肉的人群,特別以肥肉居多的五花肉為首選。
當混合著肉香的油脂在口腔內緩慢釋放,味蕾和心理都得到了極大滿足!
但是提起豬肉,我們不得不提到脂肪!
根據食物成分表的數據顯示,豬肉的平均脂肪含量為 37%,蛋白質含量為 13.2%,而肥肉的脂肪含量則高達 88.6%,蛋白質含量只有 2.4%。
幾乎全部都是脂肪了!
100g 各部位豬肉的脂肪含量
而且豬肉的肌肉部分,由於肌纖維較為細軟,其間多夾有脂肪,哪怕是全身最瘦的部位——里脊也不能倖免,雖看不見裡面有脂肪,它卻比牛的里脊要肥20%。
同時,飽和脂肪還會「堵住」血管
豬肉中的脂肪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脂肪大多是飽和脂肪,飽和脂肪的量通常佔總脂肪的 35% 以上,對有心血管問題的中老年人來說不是很好。
諸多權威營養專家曾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們的研究都表明,雖然同為紅肉,豬肉更高的飽和脂肪含量導致其增加健康的風險上比牛、羊肉都更大。
如果血脂本身就異常,就更要管住嘴,限制飽和脂肪。
氧化脂肪可能會致癌
豬肉在燉煮過程中脂肪會氧化,脂肪氧化會產生很多聚合物,這些聚合物會導致癌症發生。
雖然最後的菜品聚合物量不一定會超標,但對健康沒有什麼好處。
減脂、健康飲食建議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其中每日畜禽肉的攝入量為40-75g,水產品40-75g,蛋類40- 50g。
可以適當增加禽肉和魚蝦類攝取,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
少吃紅肉,盡量吃白肉,更加符合營養師們的推薦,同時對於減脂人群來說更適宜,並且有利於科學生活方式及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
肉類選擇原則:
一、越小的動物越好
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肉食當數蝦肉、 魚肉、 鵝肉、 鴨肉、 雞肉, 其次才是牛肉、 羊肉和豬肉。
二、 顏色淺的肉類營養成分越好
肉食類以顏色的有無及深淺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色澤鮮紅或暗紅, 比如豬肉、 牛肉、 羊肉等。
第二類:肉色或嫩白色, 如雞肉、 鴨肉、 鵝肉、 兔肉及魚肉等。
第三種:幾乎無色, 主要是水生貝殼類動物肉, 比如蛤肉、 牡蠣與蟹肉等。
不過即使某種食物營養成分較高,也不能攝取過量。
平衡飲食、保持均衡適量、食物種類多樣,不僅更有利於健康,對於維持體重和體脂也更有幫助唷!
詳情可至生命說的臉書官方粉絲團諮詢:
https://www.facebook.com/lifetalktw/(生命說科減-唯一認證帳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