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胖5公斤” 這是現在很多人無法破解的魔咒。不光是上班族,孩子也一樣難逃一劫。
七月初,孩子們陸陸續續開啓了暑假模式。沒有了每天上學放學的時間限定,懶覺來了,零食、宵夜也吃起來了,爺爺奶奶生怕餓到孫子,每天都買好多吃的。
這麼下去,再標準的體格也跟胖子開始扯上關係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還會爲以後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帶來極大的困擾。
可別以爲孩子胖點好,小胖子可愛。
兒童肥胖症瞭解一下
兒童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按身高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20%, 或者超過按年齡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加上兩個標準差以上時,即爲肥胖症。
兒童肥胖不僅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還與成年後各種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肥胖不僅會延續到成年,更容易患上各種慢性病!
1、一般兒童時期超重肥胖很容易延續到成年期,肥胖一旦發生,逆轉較爲困難。
2、肥胖的兒童在成年時期更容易患上各種慢性病。
嬰幼兒期與兒童期肥胖,成年後出現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障礙、腦血管病 (冠心病、中風) 等疾病的風險要明顯高於其他孩子。
血管硬化從小就盯上了胖子
肥胖兒童會更早出現動脈血管硬化。兒童過度攝取營養且不運動,會導致脂肪堆積進而肥胖,大量脂肪堆積在血管內壁,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動脈硬化,造成血管狹窄阻塞,這就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腦溢血、冠心病、下肢動脈閉塞等。
同時,肥胖患者一般存在高血脂症,而高血脂症是動脈硬化的重要發病因素。
最新研究顯示,身體的總脂肪量和動脈硬化程度呈現正比,肥胖青少年的動脈血管在十多歲時就已經開始變得僵硬,且9歲時的關聯強度比17歲時更高.
肥胖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兒童處於青春發育期,肥胖除了對於身體健康的長期影響外,還會對兒童的心理造成較大的負擔。
因爲肥胖可能會導致運動能力較弱、身材巨大、身高發育遲緩,因此,容易在同齡兒童中受到歧視或者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進一步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抑鬱等情緒和社交恐懼障礙。
心理上的創傷要比身體上的損傷更難以修復,心理學家多次強調,心理會對兒童性格、氣質、爲人處世方式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假若因爲肥胖而導致其他小朋友的歧視,則更會在其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
兒童肥胖怎麼辦?
當然是減肥啦!
健康飲食
保證孩子發育日常所需營養的情況下合理安排飲食,不能一味縱容孩子的胃口,尤其是在假期,三餐還是要定時定量,不能暴飲暴食,不能無節制吃零食。要科學地吃,吃得均衡。
對於肥胖兒童要嚴格限制紅燒肉、炸雞腿、薯條、碳酸飲料、奶油等高脂肪、高熱量食品的攝取量。以清蒸的、低糖低脂肪的飲食爲主,還要提高膳食纖維飲食和新鮮蔬果的攝取。
備註:肥胖兒童往往是營養不均衡造成的,糖分、脂肪吸收過多,但是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
科學運動
根據個體差異制定適合的運動方案,遵循安全、有趣、易長期堅持,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交錯進行的原則。如武術、游泳、打球等,每天保證半小時以上,並能長期堅持,讓孩子肌肉長得好、內臟長得強,提高代謝率。
此外,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能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幾點建議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 “孩子胖一點比較可愛” 的錯誤觀念,只有父母家長認識到兒童肥胖的嚴重性,能有意識地去改變,預防兒童肥胖。
暑假,別讓孩子變成 “小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