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問題,“肥胖是不是基因決定的?根據調查研究顯示,人的肥胖與基因是有直接關係的。在與減肥相關的因素中可以說,基因>飲食>運動。甚至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你聞個味道都會胖“.

 

 

 

不是說什麼也不吃,光聞食物味道就會長肉。而是指吃同樣食物的人,嗅覺好的人更容易發胖。

 

 

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用小鼠做了這樣一個實驗,讓嗅覺正常與嗅覺失靈的小老鼠進食等量的食物。結果發現,嗅覺正常的小老鼠體重增加速度明顯大於嗅覺失靈的小鼠。該研究於2017年7月5日發表在细胞代谢上。

 

該研究首次證實,即便食量不變,嗅覺也能直接影響人體的能量代謝方式。換句話說,體重增減不是簡單的卡路里加減法。

 

 

 

除此之外,科學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偏高的人體內往往攜帶一種肥胖與肥胖相關 基因的變體,科學家稱之爲 “肥胖基因”.

 

 

 

“肥胖基因“ 就是導致你體重不斷飆升的 ”罪魁禍首”,此研究結果由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首先鑑別出來,並發表於當年的科學雜誌上。調查顯示,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攜帶這種基因。所以你平時容易餓,也不是你的錯,是因爲你體內的胃飢餓素 (胃飢餓素(Ghrelin)是胃內產生的一種肽,它能夠調節食慾、進食和身體構成) 太多了!

 

 

 

難道因爲這個基因,胖的人就永遠瘦不下來了嗎?當然不是,現在編編就爲大家提供兩個方法來降低食慾。

 

改變飲食結構,適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提高蛋白質的攝入。

 

首先,不是不吃碳水化合物,而是改變飲食比例,比如以前只吃白飯,可以換成糙米飯或者主食變成地瓜、玉米等粗糧。蔬菜和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以高一些,切勿吃兩碗白飯,只吃幾口菜,這樣肯定會容易發胖。

 

 

 

其次多吃優質的蛋白質、油脂和蔬菜。

 

可以通過吃一些未加工過的牛肉、雞肉、火雞肉、豬肉、羊肉,以及河魚,三文魚,蝦、水煮雞蛋、牛奶、酸奶、豆類等物質來補充蛋白質。日常烹調食物建議使用橄欖油、椰子油、牛油果油、大豆油、堅果油、玉米油、米糠油等植物油。

 

每天吃蔬菜至少300g左右,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應該佔1|2.

 

 

 

 

 

爲什麼要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呢?

 

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分泌多了,不僅導致脂肪存儲還能抑制脂肪的分解,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肥胖。

 

 

 

減脂的營養專家表示,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能夠有效的減去脂肪,但同時也會失去水分和一點肌肉,這樣會降低基礎代謝,所以還是要堅持每週做一些力量訓練保持肌肉含量,防止基礎代謝下降。

 

雖然目前的研究是基因暫時還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飲食不是嗎?

 

從現在開始,還是管住嘴,邁開腿,既然知道自己是易胖基因攜帶者,那就更要努力的運動起來,去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不是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fetalktw 的頭像
    lifetalktw

    生命說科學減脂系統 (官方唯一認證)

    lifetalk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